蓝莓味酸奶、蓝莓味果酱、蓝莓味雪糕……蓝莓味是食品中一直很受欢迎。十年前,蓝莓在合肥还属于非常少见的“洋水果”,如今仍是高端水果的代表。樊胜华属于在安徽种植蓝莓最早的那批人,他说自己特别希望蓝莓能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,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享受这种水果带来的喜悦
“农村娃”成长为“蓝莓人”
樊胜华老家在宣城,打小在农村长大。皖南多丘陵山路,气候湿润多雨,祖祖辈辈的人都在土地里讨生活。“我打小就接触农作物,所以后来到合肥,也总想着在农业上寻求发展。”他说。
樊胜华1993年来到合肥,开始经营农特产品,创办了深加工和包装的生产线。从农民那里收来农作物,经过加工和包装后进行售卖,专供大型超市。“那时候市场也还行,不过人人都会建个生产线,并没有特别突出的市场优势,我总想着做点不一样的事。”樊胜华说。
当时,樊胜华在黄山建有食用菌生产基地,自己时常在基地的大棚地里转悠,琢磨着基地建设和种植方法,因此认识了很多农业科研院的专家和教授,这也让他有机会接触蓝莓种植技术。
上世纪90年代,蓝莓还是个极其稀有的水果品种,进口渠道也比较少,更不用说本地培育。但樊胜华感觉到了机遇,便在心底悄悄埋下了一颗蓝莓的种子,等待着它生根发芽。
现在每逢夏季,到了蓝莓采摘的旺季,大批游客都会踏进樊胜华的徽王蓝莓基地采摘蓝莓,享受田园之乐。
蓝莓有“酸甜”还有“苦辣”
樊胜华说,蓝莓小巧可口,一口咬下去,酸甜味十分宜人。可是这酸甜可口的蓝莓,种起来却是不那么顺利,饱含了种植人们的辛酸。
据他介绍,本地培育蓝莓是条不容易走的路,他们2006年开始蓝莓种植基地建设,在开始的时候交了不少学费。而在他们之前,肥东就有过蓝莓生产基地。不过因为合肥的土壤等环境不适宜,大部分蓝莓种植在短短几年内就失败了。
但是,樊胜华内心认定了本地种植这条路,即使不好走,他也要想办法去攻克。樊胜华说,他的蓝莓基地之所以叫“徽王”,就是想要表达安徽是能够实现蓝莓种植的,走出别人走不出来的路。
虽然秉承着人定胜天的想法,但自然环境的力量仍然是强大的。2006年,他在合肥东大圩种下的一万株蓝莓树在第一次尝试中基本没有存活。“那时候的想法很简单,就是想要在合肥种活蓝莓,但也有些盲目。”樊胜华在失败里总结教训,更加注重技术培育和改良,最终在牛角大圩种植成功。
目前,樊胜华和同事已总结出一套从园区选址、种苗选择、土壤改良、病虫草害防治、水肥管理和采收等标准化技术,在宣城、芜湖也建立了种植基地,三地基地总面积超过6000亩。从品种来看,最开始基地种植的蓝莓品种主要通过省农科院从省外及国外引进的,后期他们的技术团队根据本地土壤和气候进行适应性筛选,对适宜品种进行自主培育,最终筛选出10多个适宜安徽及周边省份种植的蓝莓品种。
2015年,一位法国蓝莓种植专家来安徽淮南作技术指导,后来被邀请至牛角大圩的蓝莓基地参观。这位专家参观后感叹道,这里的基地建设水平并不比法国的差,已经是示范基地的水平了。
让蓝莓“飞入寻常百姓家”
“合肥的蓝莓种植基地是以园内直接消耗为消费方式,以旅游产业为依托,市民在采摘的同时享受着休闲的乐趣,这也是蓝莓市场的突出特点。”樊胜华说,他的蓝莓以7:3的比例分别以鲜果和加工品售出,每天供应于合肥各大超市和水果市场,需求量十分大。
蓝莓属于第三代新兴水果,是具有一定保健功能的浆果,主要销售渠道为一线城市和一些二线的省会城市。这个消费群体对蓝莓认识比较深,同时保健意识也特别强。从目前来看,蓝莓市场全年销售价格平均在40元/公斤。随着人们水果消费水平的提高,越来越多的人正在成为蓝莓的消费群体。
“合肥高端水果的市场正一片大好。”提及未来合肥外来水果的引进和种植,樊胜华说,随着市民对高端水果的需求不断增加,会有越来越多的外国水果引进中国。蓝莓市场就是在这样消费观念的引导下,经过十几年的努力逐渐发展壮大起来的。
樊胜华表示,他今后将继续专注做蓝莓,把更多高品质的蓝莓带给消费者。此外,他也希望国内以及省内果业有更好的发展,让百姓的舌尖享受到更多的美味。